1-23 tittot琉園博物館進駐宜蘭傳藝 戶外行動吹玻璃吸睛 贊助玻璃彩繪 為罕病病童募款

消費新聞 記者(小方報導 /圖:tittot琉園 ) 1 月 22 日宜蘭傳藝文化園區由全聯接手重新開幕的同時,琉園博物館進駐至傳藝,並取名為「 Qittot 器透廊」 ( 以玻璃為「光的容器」的概念 ) ,讓民眾能親身接觸玻璃並動手玩玻璃。 琉園在成立之初,即在北投成立博物館,以推廣玻璃藝術為使命,曾邀請世界知名玻璃藝術家來台舉辦展覽、教學與講座,也培育了台灣、香港等地的玻璃藝術創作者。但在 2015 年因蘇迪勒颱風毀損不得已閉館,如今能在傳藝成立「 Qittot 器透廊」,琉園執行長王永山感觸良多的說:「我認為推廣玻璃藝術與做玻璃同樣重要,北投博物館是國際玻璃藝術界眼中台灣的玻璃傳承火種, 2015 年閉館時,心裡很捨不得,也一直放不下,現在有機會在傳藝成立展館,可以繼續推廣玻璃藝術,心裡非常高興。」 「 Qittot 器透廊」位在傳藝入口後的右排第一間,琉園邀請設計師何忠堂與建築師薛宏彬共同打造,讓「 Qittot 器透廊」的空間呈現 40 年代的工業風氛圍。並透過建築師親手設計的原木傢俱、古董與琉園創作的大型玻璃裝置藝術「平安燈」,讓工業風又多了溫暖的手感與輕奢華。走進「 Qittot 器透廊」彷彿走進 40 年代,感受當時藝術家創作的心情。 「 Qittot 器透廊」最大的亮點莫過於戶外的行動吹玻璃,這種風行在西方的戶外行動吹製可以拉到街上表演,美國在聖誕市集上,就常有藝術家吹製玻璃球與民眾互動; tittot 琉園模仿國外,在「 Qittot 器透廊」的戶外打造了一個行動吹製玻璃屋,只要假日來到「 Qittot 器透廊」就可以看到駐館藝術家在戶外示範吹玻璃,民眾還也可報名課程親手體驗 1100 度的熱力。除了假日的吹玻璃課,平日也有玻璃熔合課程,製作彩色玻璃碟或項鍊。而特展區目前正在展出的「無際的飛行」台灣鳥類特展。是結合琉園的鳥類創作與紙雕藝術家洪新富的作品,其中還有洪新富老師首次發表的大型紙雕老鷹,祈望藉由展覽呼籲台灣森林保育的重要。 在 tittot 琉園博物館進駐傳藝的同時,應全聯善美的基金會之邀贊助罕病基金會玻璃彩繪活動,琉園提供了 300 多個由手工吹出來的玻璃瓶,並教導罕病孩童彩繪玻璃瓶。琉園執行長說:「與罕病的孩子一起彩繪的時候,看到孩子們認真創作的表情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