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-30台灣大型舞台劇史上首例!《悲憫次神的兒女》口語、手語並行 深度走入弱勢題材 結合公益、回饋社會

影劇新聞(記者:小方報導/圖: 果陀劇場 ) 果陀劇場繼《最後 14 堂星期二的課後》,再度推出一齣生命奇蹟鉅獻《悲憫次神的兒女》,改編自劇作家 馬克 · 麥道夫 知名劇作,多年來走紅百老匯及倫敦西區,並榮獲「百老匯東尼獎」、「外圍劇評家獎」、「報界劇評家獎」,該劇改編電影更是一舉讓 瑪麗 · 麥特琳 榮獲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」,成為影史上第一位聾人獲獎女演員,而在各國的製作中,劇作家皆希望由聽障演員擔綱演出此角。 「如果我說不出一句話,你能夠聽見我嗎?」《悲憫次神的兒女》翻轉"正常"與"非正常"世界的定義,華人演出版本由國際名導 楊世彭 翻譯、執導,演員陣容由 屈中恆 、 王曉書 、 東明相 、 姚坤君 、 舒宗浩 、 夏宇童 、 張郁婕 深度詮釋,臺中、新北、高雄,巡迴演出。 《悲憫次神的兒女》日前( 10/27-28 )於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演告一段落,堪稱台灣史上首度口語、手語並行的大型舞台劇,原因無他,劇團渴望結合公益,深度走入弱勢題材,邀請大家一起感同身受與關注。《悲憫次神的兒女》此檔演出並回饋社會,邀請百位聽障朋友進劇場欣賞,並與「 臺中市立啟聰學校 」、「 社團法人台中市聲暉協進會 」合作,由本劇導演 楊世彭 特別舉辦演前導聆活動。 在劇團與聽障朋友們的交流後,隨行的手語老師即表示:「這種進劇場欣賞表演的機會真的很少,十年下來至多一、兩齣,尤其這次特別走進國家級的表演場地,所以大家都特別期待!」據悉, 王曉書 是聽障朋友的偶像,她播報的手語新聞和正面能量在聾人朋友心中點燃希望和動力,許多聽障青少年視她為目標,努力學習手語和唇語,這次特別前來欣賞 王曉書 如何打破障礙,站上舞台以手語詮釋生命奇蹟!很是開心。 本齣《悲憫次神的兒女》演出,貼心準備全程字幕,提供聽障朋友們無障礙的觀戲品質,劇中男、女主角互相搭配,全程口語與手語併行,一般聽人朋友也能了解零距離。男主角 屈中恆 更努力成為一般聽人與聽障朋友之間的橋樑,勤練手語,挑戰本劇最高難度「一心三用」,不但演繹自己的角色之外,同時也會表達女主角的語言,以及手語一同並行,讓所有觀眾更清楚明瞭。 有趣的是,《悲憫次神的兒女》謝幕時,觀眾席上除了傳來如雷貫耳的熱烈掌聲,也可看到一片揮舞擺動的「手海」,來自聽障朋友們代表「鼓掌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