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-12家扶公益微電影《受虐兒去哪裡》張榕容化身專業社工陪孩子走出傷痛、重建心裡的「家」



影劇新聞 記者(小方報導 /圖:小慧)
回家很難嗎?受虐兒的家在哪裡?家扶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兒童保護工作,從預防倡議到關懷輔導等服務,今年已經第29年,目前全國家扶有近400名專業社工全力投入兒童保護工作,每年服務超過5千餘名身心受創、有受虐疑慮、或是正被執行寄養服務的孩子。在從事兒童保護工作滿30年之際,家扶基金會推出公益微電影《受虐兒去哪裡》,尤以《麻醉風暴》作品得到第50屆金鐘獎最佳導演蕭力修親自執導,讓亞太影后張榕容化身為一名專業溫柔的社工,引領民眾一起關心受虐兒背後的家庭故事。
甫獲得第50屆金鐘獎最佳導演的蕭力修,2015年得獎作品《麻醉風暴》,由醫生的職場和生活壓力切入,深刻描繪台灣醫療困境,開啟「職人劇」熱潮。今年操刀家扶基金會公益微電影,不寫醫生改寫社工。雖是10分鐘的微電影,但編導蕭力修作品裡的主角,仍不改其深刻有層次的心事,找了亞太影后張榕容飾演剛懷孕的兒保社工,當肚子裡孕育新生命的職場女性,工作上會牽動著無數家庭和受虐兒的矛盾衝擊,帶入社工每一日所要面對的專業評估和需承受的失誤風險,有無奈卻也欣慰,由張榕容穩健而溫暖的演出,帶來許多內斂的感動。
家扶基金會今日推出公益微電影《受虐兒去哪裡》,女主角張榕容飾演家扶兒童保護社工,劇情中與飾演受虐兒母親的蔡亘晏有一段很長的對手戲。張榕容接受主持人提問時表示,剛開始揣摩角色時,有正義感的她將對施虐母親的氣憤表現在演技上。是導演不斷提醒她現在是一個社工,而家扶的社工是受過專業訓練、同理家長的處境、要了解他們需要幫忙,她才認識了社工的專業和價值,展現出感人演技。
導演蕭力修今日則在記者會分享,張榕容片中名字「麗芸」,其實是他阿姨的名字。他小時候雖然不是受虐兒,但未與父母同住,需不停流轉寄居在親戚家中,而「麗芸」阿姨待他溫柔和善,像他第二個媽媽一樣。然而麗芸阿姨在921地震時過世,蕭力修仍懷念她,才想以這個名字在片中繼續活著,幫助像他一樣需要關愛的孩子。
近年來,家庭內或公共場域的兒童受虐事件仍頻傳,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擁有一個充滿溫暖的家、愛他們的父母親,但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那麼幸運。嚴重的兒虐案件如性侵、嚴重身體暴力等,在經政府評估後,會以其他安置形式照顧孩子的生活,遠離原生家庭的傷害。但更多的家暴或兒虐事件背後,蘊含著複雜的社會結構問題和心理因素,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,家長貧窮失業的、缺乏親職教育、婚姻失調等等,更甚,有許多家長他從小就沒有被好好對待過,不懂如何適當管教或「愛」小孩。家扶今年推出的公益微電影即是切入這樣的家庭,希望一般民眾能與片中的社工一起認識這樣的故事。在「施虐」與「被愛」之間,許多的「家」是以這般模糊的存在於孩子心中,家扶的社工不停幫助孩子維繫並重建原生家庭,讓他們能生活在更安全的環境。
兒少受虐原因往往不會只是單一因素,常有各類因素交錯影響。以今年度家扶新增1,006名兒童少年保護個案資料顯示,在施虐者個人特質方面,以「情緒行為問題」所佔的比例最高,佔施虐者人數的22.5%;其次有18.0%的施虐者則因「婚姻失調」而導致施虐。除因施虐者本身教養子女、婚姻、家庭、個人、缺乏社會資源等問題造成兒少虐待外,家庭更常因整體家庭環境所遭遇的問題,致使家長無法調適壓力,而不自覺或不可控制地宣洩在兒少身上。
何素秋表示,改變家庭或改變孩子,並非容易之事;但這29年來,家扶的社工從未放棄,一直都與受虐家庭和孩子站在一起,嘗試幫助他們重回社會。因為受虐的孩子哪裡都去不了,他們就在這社會裡,成為我們的同學、朋友、鄰居、或是伴侶。受虐是沉重的生命經驗,若能得到適當的引導與療癒,孩子的生命將大不同。但若心理有傷卻未能被妥善處理,則容易影響到他們的人際關係、親密關係、甚至是下一代的親子關係。越早了解他們、親近他們、擁抱他們,陪伴他們分擔記憶與傷害,則有助於幫助他們重回社會,好好愛人與被愛。這也是這齣微電影被取名為《受虐兒去哪裡》的精神和意含。
家扶基金會推出公益微電影《受虐兒去哪裡》,張榕容飾演的社工在片中訪視受虐兒家庭,將5歲兒子綁在嬰兒床內,疑似虐兒的父親,其實是剛經歷喪妻之痛,不知如何帶小孩;另一個則是住在寄養家庭的12歲女孩失蹤了,原來是偷跑回原生家庭,擔心長期酗酒、意識不清的母親。講述社工在執行兒虐案件時,專業的評估和道德的拉扯,期待讓一般民眾更了解這社會仍有許多孩子和家庭需要關懷和支援,也對家扶的兒童保護工作有更多的認識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8-29胡宇威「喝」出質感男人味!

6-20炎亞綸稱讚郭雪芙是心目中第一名女神

3-17小童星蔡承融悲情演出讓江祖平、謝金晶、林可唯當場哭了